柏林——自4月以来,美国对欧盟制造汽车的关税大幅上调,对欧洲汽车行业造成了沉重打击,导致德···

德国汽车制造商在关税影响下转向中国
柏林——自4月以来,美国对欧盟制造汽车的关税大幅上调,对欧洲汽车行业造成了沉重打击,导致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的利润急剧下降,并促使他们在亚洲寻找机会。
欧盟和美国最近达成的一项协议将关税税率从25%降至15%,缓解了眼前的紧张局势。但专家警告说,这种缓刑可能是短暂的,因为高出口成本和挥之不去的政策不确定性继续对德国制造业造成压力,并削弱了行业信心。
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和大众汽车——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都报告说,2025年上半年利润急剧下降,称美国关税是对收益的主要拖累。
宝马表示,集团收入同比下降了8.2%,而净利润下降了29%。该公司指出,关税上涨是其核心汽车业务利润率疲软的关键因素。梅赛德斯-奔驰的净收入从一年前的约61亿欧元(70.8亿美元)下降到约27亿欧元。
大众集团报告称,销售收入略有下降0.3%。其高端品牌保时捷受到的打击尤为重,仅上半年就损失了约4亿欧元的额外关税相关费用。
尽管最近削减了关税,但整个行业的情绪仍然很不情绪。几家公司已经下调了2025年的前景。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表示,较低的费率仍然使汽车制造商每年增加数十亿欧元的成本,这在他们走向电气化的关键过渡时,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根据VDA的数据,德国在2024年向美国出口了约45万辆汽车。同期,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工厂生产了超过84万辆汽车,其中大约一半出口到全球。这种跨境生产模式特别容易受到突然的政策转变的影响。
自2024年初以来,包括福特、Stellantis、大众、采埃孚和博世在内的几家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宣布在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裁员或关闭工厂。
与此同时,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化竞赛中继续落后于美国和中国的竞争对手。
在跨大西洋市场日益不确定性和贸易政策转变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德国公司转向中国,其监管稳定和更明确的增长前景。通过本地生产、技术合作和有针对性的投资,汽车制造商正在寻求加强其在亚洲的地位,并加速结构转型。
大众汽车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Arno Antlitz最近表示,他对在中国市场扩大本地平台和电池合作伙伴关系表示了坚定的信心。
宝马还宣布与中国科技公司Momenta合作,共同开发为当地消费者量身定制的下一代驾驶辅助系统。
联合创新
宝马集团中国地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恩·格林说:“这种强大的合作,以中国的智慧,支撑着宝马的'在中国,为中国,以中国的速度共同创造'的战略,将其提升到新的高度,”同时强调利用互补优势和共同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性。
德国著名汽车专家Ferdinand Dudenhoeffer说,汽车工业的未来在中国。他敦促德国和中国参与者在车辆和供应链领域扩大合作。
Dudenhoeffer说,宝马和保时捷提供了性能优势,而梅赛德斯-奔驰在设计和舒适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三家都越来越依赖中国在电池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方面的优势来保持竞争力。
由于最近的美欧关税协议给企业带来了深刻的不确定性,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迈克尔·舒曼警告说,全球贸易体系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贸易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地缘政治工具。
他说,在支离破碎的全球格局中,中国可能是国际公司监管稳定的支柱之一。